□房屋二胎本報記者張昊
  我接到走基層的任務景觀設計,是從春運開始的。第一個任務是採訪春運志願者,前輩提示我,可將目標定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。
  果不其然,在這兩個車站我見到了冒著低溫、高強度工作機車借款的高校志願者,看到了年輕人用不完的體力和熱情。
  採訪完成得比記憶體較順利,本可以返回報社寫稿,我心裡卻感覺有些東西放不下。
  前一晚採訪“功課”做到凌晨一點半,在微博上我瞭解到,預防癌症食物北京重要的地鐵樞紐站,有著一群沒有任何報酬、自發前來服務春運的社會志願者。而其中一個團隊的協調人在私信中簡單回覆,“第二天電話聯繫”。
  新聞直覺告訴我,既然關註到了就不能輕易放過。還沒接到電話,聯繫會不會斷了?我不斷地通過私信留言提醒,終於等來了電話。
  在地鐵軍事博物館站我見到了協調人小伙李辰,當他介紹軍博志願者團隊中有一位72歲的常志復奶奶;當他靦腆地說,自己只有17歲,尚在讀高中,卻協調起北京站、軍博站近200人的志願者團隊時;當我看到他們像真正的地鐵員工一樣認真、熱情地工作時,我被震撼了。
  這個特殊的團隊,放棄舒適的寒假、放棄事業、放棄在家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,承擔起單調繁重的分外工作,這著實讓人敬佩;相比之下,我在本職工作中,有時還暗暗覺得辛苦,這著實讓我慚愧。慶幸的是,我沒有屏蔽新聞直覺,沒有放棄新聞工作者該有的執著和努力,才與他們相遇。
  作為中央媒體的記者,能接觸到很多新聞人物、許多現成的材料、提煉加工過的故事。僅僅依賴這些材料的報道,就難免作成“八股文”,呈現“高高在上”的作風,久而久之,也會逐漸失去職業熱情。
  “走、轉、改”,“走”排在首位,在隨後“走基層”的稿件中,我堅持多走、多看、多傾聽。多在基層走走,多邁出一步,找到觸動自己的場景,文章才能觸動讀者,才有生命力,才能與眾不同。這使我更加體會到,“走基層”是前輩新聞人對“新生代”新聞人的刻意提醒。新春走基層的任務結束了,這種作風則潛移默化地融入了我的工作之中。
  (原標題:充滿未知的收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i63qijd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